海纳自动化科技(天津)有限公司

022-66253888

位置 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资讯 > 行业动态

轴承全周期维护:清洗、检修与科学保管技术规范

一、轴承养护的重要性阐述
轴承作为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各领域的关键机械基础件,其性能优劣与使用寿命长短,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。考虑到应用轴承的机械类型多样、实际工况复杂,对轴承实施科学养护尤为关键 —— 其中,规范的清洗流程、细致的检修标准与妥善的保管措施,是延长轴承使用寿命、保障其性能稳定的核心环节。
二、轴承清洗操作规范
轴承属于精密机械部件,对清洁度要求极高:若安装操作不规范,或轴承沾染污染物,会直接破坏其精度与使用性能,严重时可能导致轴承失效。因此,清洗工作需在清洁场地内开展,使用洁净工具操作,严防颗粒物混入;安装与拆卸过程中,禁止直接锤击轴承,需施加均匀压力;若轴承与配合件的过盈量较大,需对轴承加热后快速完成安装。
轴承清洗通常在拆卸后进行,具体步骤如下:
1. 拆卸后的预处理
轴承拆卸后,先由专业人员检查外观状态并做好记录(建议留存影像资料),同时确认残留润滑剂的余量并取样分析,完成上述工作后,方可进入正式清洗环节。
2. 清洗前的准备工作
清洗分为粗洗与精洗两个阶段,清洗容器底部需放置金属网架,既方便支撑轴承,又能让清洗剂顺利沥干。
3. 粗洗的操作要求
在油槽中用刷具清除轴承表面的润滑脂或附着异物,粗洗时严禁转动轴承,防止脱落的杂质划伤滚动面;
禁止将轴承堆叠在零件筐内清洗,需立放(保持架或大端面朝上)于平面上,避免大颗粒杂质沉积到内圈滚道沟槽中;
严禁使用蒸汽清洗:高温含氧蒸汽会加速轴承表面氧化腐蚀,容易诱发早期损伤缺陷。
4. 精洗的操作要求
粗洗完成后,更换洁净的清洗剂进行精洗,精洗时可缓慢转动轴承,确保轴承各部位清洁彻底,同时需严防异物损伤轴承部件;
清洗剂优先选用中性无水柴油或煤油,特殊情况下也可选用温性碱液。无论使用哪种清洗剂,都需通过有效过滤维持清洁度,并定期更换,建议优先采用轴承制造商指定的专用清洗剂。
5. 清洗后的处理措施
清洗完成后,需立即为轴承涂覆防锈油或防锈脂;
不同类型轴承的防锈期不同,若轴承未在防锈期内投入使用,到期后需清除原有防锈剂;
若清洗后的轴承超过 4 小时未进行润滑,需用浸满润滑脂的纸张包裹轴承,再用防护纸缠绕密封,然后存放在干燥环境中。
三、轴承检修判定规范
轴承清洗完成后,需通过细致检查判断其是否可继续使用,具体检查要点与报废判定标准如下:
1. 核心检查要点
表面状态:重点检查滚道面、滚动体表面及轴承配合面的完好情况,确认是否存在划伤、磨损、锈蚀等问题;
保持架状态:评估保持架的磨损程度,检查铆钉是否存在松动、脱落现象;
尺寸精度与损伤:检测轴承游隙是否发生变化、尺寸精度是否有下降迹象,排查是否存在裂纹、压痕、卡伤等各类损伤与异常;
转动性能:对于非分离型小球轴承,可水平支撑内圈,旋转外圈检查转动是否顺畅;对于大型或分离型轴承(如圆锥滚子轴承),需分别检查滚动体、内圈滚道面、外圈滚道面的状态。轴承在设备中的作用越关键,检查过程就需越谨慎。
2. 报废判定依据
轴承是否可继续使用,需综合考虑损伤程度、设备重要性、实际运行条件及下次检修周期,但存在以下任一缺陷时,必须更换新轴承:
保持架严重磨损,或铆钉出现明显松动;
内圈内径面或外圈外径面发生显著蠕变;
内圈、外圈、滚动体或保持架存在裂纹、缺口;
滚道面、挡边、滚动体有严重卡伤、压痕或打痕;
带密封 / 防尘盖的轴承,其密封件严重破损;
套圈或滚动体发生断裂;
滚道面或滚动体存在锈蚀、明显伤痕;
因过热导致轴承材料出现明显变色;
润滑脂密封轴承的密封装置失效明显。
四、轴承保管管理规范
妥善保管轴承是防止其锈蚀、避免性能劣化的关键,具体要求如下:
1. 库房环境要求
库房需结构坚固、无渗漏,避免阳光直射到轴承存放位置;
保持库房内空气流通,严防灰尘侵入;
维持库房干燥环境,控制适宜的温湿度(避免昼夜温差过大),防止防锈剂出现结晶、流失、变质,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到轴承表面;
冬季时,轴承存放点需远离暖气等热源;
库房地面需采用硬质、不起尘的材质,减少灰尘污染。
2. 存放管理要求
严禁将轴承与酸、碱、盐等腐蚀性化学品、化工原料及高湿度物资同库存放;
库房周围环境应无有害气体污染,避免轴承部件被腐蚀。
五、规范实施的核心价值
严格执行上述轴承清洗、检修与保管规程,可有效清除轴承表面及内部的污染物,准确评估轴承的实际状态,同时在存储期间维持其良好性能。这一举措能显著提升轴承运行的可靠性,保障设备高效稳定运转,降低因轴承失效引发的非计划停机风险,为设备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
淘宝

阿里巴巴

QQ:978536536

关注我们

二维码

回到顶部